English

文艺界的“高原沸水”现象

1998-02-19 来源:光明日报 ■郭启宏 我有话说

去过高原的人都知道,在高原上煮水,眼见水开得哗喇哗喇响,实际上也就是七八十摄氏度。我不无惊奇地发现,这种有趣的物理现象也出现在文艺领域的一些具有“高原特色”的“小山头”上。这些“小山头”,或者是某一个门类,或者是某一个角落、群体,甚或只是个小圈子。那里的文化“压强”远远低于标准“大气压”,却往往“水沸苍穹”,令人“叹为观止”。

其一、占山为王,自吹自擂。以本地或本行“大腕”自居,其尤雄豪者并以此傲视天下英才。唯我辈是作家艺术家,圈子外的全都算不得!他们鄙薄对学问的钻研,迷信“炒”的威力,未有制作,先造舆论,一旦出笼,又不遗余力大炒特炒,什么“旋风”啦,“空前”啦;什么“文坛才子”、“怪才”、“怪杰”之类。有时没有作品出笼,也要炒点新闻,生怕影响不继。一旦得了个什么奖,那可就更不得了啦,瓦缶轰然雷鸣!

其二、党同伐异,嫉恨高明。对圈子中人的玩艺儿只能说好不能说差,评论家你吃了豹子胆,敢牙迸半个“不”字,哥儿们便群起而攻之,至少给你点颜色看!而对圈外的好作品,或则吹毛求疵,谗口嚣嚣,或则无中生有,赤舌烧城,时而“左”得可爱,手拿政治大帽子,时而右得出奇,高唱“离经叛道”。自然,也有巧人、妙人,并不停留在嫉恨上,先是将别人的好东西高明地窃为己有,之后招牌换记,立大,张扬起来。诸如窃取他人笔会上的观点和论据,闲谈中的构思和素材,急煎煎涂鸦成文,反正你还没有形诸文字,《著作法》其奈我何!

其三、热衷现世功利,抛弃艺术生命。人在文艺队里,功夫却在文艺之外!在野时以清高自命,踢两脚死老虎便是武松;近政了冠盖往来,见机行事,一会儿给你捏几个“英雄”,忽焉需要一会儿又给你拼一些“古装”。至于学问么,那是书呆子的事!只须找个豪华的宾馆,几个男女,连侃带玩,不过十天半月,一部“大作品”便大功告成,何其悠哉游哉!什么“生活积累”,什么“十年磨一剑”,统统傻冒,特别是那个死后扬名、生前受罪的曹雪芹,还“一把辛酸泪”呢!

其四、视文艺为秦楼楚馆,既能捞钱,又能过把瘾。或以“探索”为由,或以“戏说”为幌,或以“娱乐性”作标签,既可掩盖自家学识的浅薄,又可随心加入“荤佐料”,美其名曰走向市场。又道是销往国外,于是乎高标身价,狮子大开口,“创作费”动辙几十万,可别以为荒唐,偏有某些“暴发户”昏了头,觉着有钱可赚,甘当“冤大头”。至于社会效益么,“byebye”了!如此这般炮制的“作品”,明明砸了锅,骂声载道,却还要强词夺理,胡吹乱捧,直把世人当阿斗,又仿佛文艺是他家世袭领地,任由他胡折腾。呜呼!一部劣作,居然也能闹得沸沸扬扬!

还有其他,不赘。总之开锅如雷震,声闻于天!

“高原沸水”,表面看来似乎很“潮”,喊出的目标,又是“诺贝尔”,又是“奥斯卡”,推出的方式,又是“策划”,又是“运作”;实际上一点也不新鲜,既脱离生活,又缺乏时代精神,横溢竖溢也出不来什么才情,大致是“夜郎国”的余音遗响。有“沸水”的“新潮”人,竟以不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为荣,居然大言不惭地说他就是不读古文,就是不看戏曲,以此显示其“西崽”身份;而对外国的东西,不管看懂看不懂一律叫好,一些西方早已抛弃的东西他也欣欣然以为新潮。可笑复可悲!俗话说得好,“开水不响,响水不开”,何况压强不到一个大气压的地方。

“高原沸水”现象的出现并不偶然。追根寻源,在于大文化背景的孱弱,又遇到不规范的“市场”,文艺自身的品格受到毁损。这才使得“土围子”的低素质一下子“屎壳螂变知了”。因为透过沸沸扬扬,我们看到的依然是陈旧的玩艺儿:抬高自己,打击别人,沽名钓誉,唯利是图。

“高原沸水”成了目前文艺界的一个“景观”,不能不说是文艺的悲哀。试问,古往今来,小家子心态几时出过大手笔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